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案例>>公共艺术
徽州彩绘——人间绝色

徽州的村落建筑清雅素净,魅力和实用的结合。其每一抹的建筑装饰皆自然又典雅大气又精致,而将徽州建筑的美丽发扬到极致的,徽州建筑——徽州彩绘壁画。

梦入徽州

彩绘壁画是绘于徽州古民居之上的绝色,其宿于民居,停于青墙,绕在庭院,依于房梁。同水墨徽州历经百年。彩绘壁画的制作,采用当地的老灰、骨胶、桐油以及植物和矿物原料,其材料的可取性,使其便于大规模制作。壁画虽然是一种简朴的民间艺术,浸润着时光与民俗的浓重烟火气,但其内涵却十分深厚,内容也十分丰富。有体现"仁、义、礼、智"和“忠、廉、耻、勇、诚、敬”等儒家思想的人物画,以喜庆富贵为内容的花鸟画,还有以气、节为重的竹石画和以天人合一为主的山水画。



其中,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戏曲故事,如“桃园结义”、"麻姑献寿”等;花鸟竹石画则是突出象征意义,如牡丹代表富贵、竹枝意味节操、鸾凤和家庭和美等;而山水画一般会配上诗句,如“春江花月”、“水调歌头”等。总的来说,徽州壁画大多反映出百姓驱邪纳祥、喜庆欢愉、道德教化的良好愿望。

追根溯源

徽州彩绘壁画源于中国古建彩绘壁画,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徽文化的典型代表。据史料记载,宋以前多为官廷彩绘、麻宁彩绘和洞原彩绘壁画,南末以后进入民间建筑,南宋定都紧邻徽州附近的临安,徽州民居建筑装饰深受宫廷彩绘影响,彩绘壁画被沿用。徽州民居建筑装饰回归简朴,至清代中叶徽商进入鼎盛时期,徽州民居建筑进入鼎盛时期。

为了显示商人的实力,民居内部装饰开始追求富丽堂皇,崇尚儒家思想的徽州商人彩壁绘画的形式在民居中表现忠孝礼节、福禄寿喜等理想追求,同时教化后人的作用。“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禄代表着财富和功名利禄。古代纹样中常以“鹿”谐“禄”之音,禄文化传承至今,意义更为广泛,不仅代表着官禄也代表着财富和地位。

“禄”指长寿安康、长命百岁 ,是人们的心愿。古代 常以“寿星(南极仙翁)”“蟠桃”、“松树”来代表“寿”。人们认为,生命可贵,长寿才是一切福禄喜的基础。

“喜”迎合了国人趋吉纳福的传统心理,在民间年节礼俗活动中又常为人们所奉祀。特别是在男婚女嫁 、弄璋弄瓦等喜庆活动中,敬祀喜神是必不可少的礼仪。古代纹样中常以“喜鹊” 寓意“喜”,又以喜鹊登枝来表达喜上眉梢的含义。

散若星子

徽州彩绘壁画主要徽派古民居建筑中,其分布与古民居的保护遗存及徽派建筑民间相关联。徽州彩绘壁画主要分布在古民居古村落保护较为完整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关麓村南屏村、屏山村、宏村、西递村等。以宏村和西递村的彩绘壁画为例分布状况如下。

西递宏村

行尽徽州

民国后由于徽商的衰败,徽派建筑进入衰退期,画师与同时期三雕工匠一样,纷纷改行,少量画匠在徽派民居建设和古民居维修中从业。据1986年黟县开展古民居普查时,关麓村画师77岁汪国民回忆,至建国初黟县依然有一百多画匠掌握彩绘壁画技巧,徽州区域内至少应有1000多画匠。居民建房引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使传承人大为减少。

2000年西递、宏村古村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徽州古民居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古民居“修旧如旧”的要求,使彩绘壁画传人再次派上了用场。黄山市实施的古民居保护利用“百村千幢”工程,为徽州彩绘壁画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徽州壁画古朴雅致,意蕴非常。水墨之乡,山水之间,以彩绘壁画为代表的徽文化成为了徽州清雅美景的灵魂,其体现出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思想,让徽州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